我们已经更新了隐私政策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我们如何使用您的个人资料。

我们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体验。你可参阅我们的饼干的政策在这里。

广告

罗马尼亚小黑麦育种计划的遗传进展

罗马尼亚小黑麦育种计划的遗传进展

Ittu georghe *, Saulescu Nicolae, Ittu Mariana, Mustatea Pompiliu和Marinciu Cristina

国家农业研究与发展研究所- Fundulea, 915200,罗马尼亚

通讯作者邮箱:gittu@ricic.ro

摘要

小黑小麦主要种植在罗马尼亚喀尔巴阡山脉周围的丘陵地区,酸性土壤上,占地约150万公顷。目前小黑麦的种植面积为10万至15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5%。自1971年启动小黑麦育种计划以来,已有14个品种注册。罗马尼亚小黑麦种质是在(i)初级小黑麦、(ii)与面包小麦杂交以及与国外重要项目进行冬季或春季类型种质交换的基础上开发的。
自第一个小黑麦品种(1984年)登记以来,估计在29年的遗传进展中,产量提高到43公斤/公顷¹和年¹,或0.74% /年¹,与世界上其他重要小黑麦育种计划中实现的价值大致相同。增产主要通过提高穗的肥力、提高籽粒的饱满度、提高试验重量以及引入短秸秆RhtB1b (Rht1)和Ddw1 (Hl)基因等途径实现。在人工条件下的长期选择压力下,对于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新释放品种在大变异性环境下的产量稳定性不断提高。由于对罗马尼亚气候条件下最常见和最具破坏性疾病——叶锈病、黑斑病、赤霉病(FHB)和大麦黄矮病毒(BYDV)的持续抗性筛选压力,已开发出具有较高抗性的小黑麦种质。大多数新近登记的品种主要具有对叶锈病的部分抗性,而对BYDY病的抗性是由至少两个抗性来源授予的。关于赤霉病,有一个良好水平的II型抗性(疾病蔓延到穗),但与小麦相比,与在籽粒中积累相关有毒化合物(真菌毒素)没有密切关系,可能会更频繁而高,对食品安全构成真正的威胁。



广告
Baidu